鐵素體:碳溶于ɑ-Fe中的間隙式固溶體稱為鐵素體,常用F表示。因為體心立方晶格的ɑ-Fe總的間隙量雖大,但是間隙半徑卻很小,所以碳在ɑ-Fe中的溶解度極小,室溫下不超過0.005%,隨著溫度升高,溶解度略有增加,在727度時達到最大值,也僅有0.0218%。鐵素體含碳量很低,其性能接近純鐵,是一種塑性、韌性高和強度、硬度低的組織。
奧氏體:碳溶于γ-Fe中的間隙式固溶體稱為奧氏體,常用A表示。因為面心立方晶格的γ-Fe總的間隙量雖比ɑ-Fe的小,但空隙半徑比較大,所以能溶解較多的碳。碳在γ-Fe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,在727度時為0.77%,在1148度時達到最大值2.11%。奧氏體塑性很好,強度和硬度也比鐵素體高。
滲碳體:滲碳體是鐵與碳的化合物,常用Fe3C表示。滲碳體的含碳量為6.69%,熔點約為1227度,晶體結構復雜,硬度很高,脆性極大,幾乎沒有塑性。一般來說,在鐵碳合金中,滲碳體越多,合金就越硬,越脆。
珠光體: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叫做珠光體,常用P表示。珠光體的平均含碳量為0.77%。其性能介于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。一般情況下,珠光體中鐵素體和滲碳體呈片狀交替分布,稱為片狀珠光體。通過熱處理可以使?jié)B碳體呈顆粒狀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,叫做球狀珠光體或粒狀珠光體。
萊氏體: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(共晶體)叫做萊氏體,常用Ld表示。萊氏體的平均含碳量為4.3%,因它以滲碳體為基體,其性能硬而脆。當冷卻至727度時,萊氏體中的奧氏體將轉變?yōu)橹楣怏w。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(tài)下的五個基體組織中,鐵素體、奧氏體和滲碳體是鐵碳合金的三個基本相,而珠光體和萊氏體則為基本相組成的機械混合物。